你可能不知道,很多河南人端午节不吃粽子 | 豫记
2022年6月5日

你可能不知道,很多河南人端午节不吃粽子 | 豫记

从地理环境上看,河南并不是主要的水稻产区。没有水稻,就没有米饭。那你有没有想过,在几十年以前,河南人也许在端午节没有吃粽子的习惯?

 

那端午节吃什么?当然是炸糖糕和炸菜角了!

 

于洪| © 撰文

西瓜| © 版式


01

没有米的河南人

端午节是啥样的?

    


端午节是故乡非常重要的节日。五月初五,正在麦收季节前后,汤阴方言把“五月端午”说成是“五月当午”。

 

我的故乡河南汤阴县及周边地区、甚至说在豫北一带,端午时节人们尽享粽子是近二三十年才逐渐普及起来的一件事儿。

为什么?因为这一带是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等农作物的高产区,吃饭历来以面食和小米为主,汤阴原来几无水稻种植。

无水稻即无大米,在粮食配给制、物流不畅通的时代,县城还好,有粮本供应一定量的大米。

在农村,每年能换个花样吃上一两顿大米饭,那就是小朋友们非常快乐的一件事情,如果有亲戚朋友能弄来一些糯米,那就是更了不得的事儿了,因为物以稀为贵。

 

其他时候,人们只能在喜宴上吃到几口江米八宝饭,哪里还有大米用来包粽子?即便有大米,大人们也不会做,一是没有这种习俗传统,二是缺少包粽子的材料。

 

那端午节我们吃什么?炸菜角和糖糕!

 

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就早早忙碌起来,男人们洒扫庭院,女人们和面做馅,孩子们脖子上挂着用丝线和红绸等做成的饰物结伴嬉戏奔跑。

 

每家的奶奶妈妈也分工明确,洗韭菜、煮粉条、炒鸡蛋等等有条不紊。

在当年,食用油匮乏是稀有奢侈品,平日里各家炒菜(实际是熬菜)能用多少就用多少——是少而又少的那个少,但到五月当午,各家当家的都很慷慨,恨不得把一年的油都拿出来用。

临近中午,家家油锅冒烟,主妇们把包好的菜角和糖糕依次滑入,油面顿时滋滋作响,香气陡然冒出,并盘旋外溢,不一会就充盈到整个院落,然后慢慢飘出墙外,去和邻家飞出的香雾缠绕拥抱,它们一番混合勾兑后,又继续去找另一家弥散出的香氛汇合,一时间整个村庄的空中香气缭绕,惠人心脾。

这鲜香的气团忽近忽远、有浓有淡、时高时低,好似一曲声部音律分明又高低宏细婉转的大合唱,让人眉眼舒张、精神振奋。

味道成为回忆,再闻见这个味道,我马上想起的就是端午。

 

孩子们的鼻子最尖最灵。此时一定会有人一抽鼻子然后大声宣告“该吃糖糕了”,大家忽地散了,呼喊着各自奔跑回家。

 

但跑回家后一般都会受到相同的待遇:看着刚刚捞出的炸得金黄的菜角和糖糕,看着油锅里不断翻涌作响的油花,闻着直冲鼻孔又透着甜味的浓香,妈妈厉声制止伸向新鲜成品的小脏手:“洗手!去!好好洗!”

 

咽一下流到嘴边的口水,赶紧转身去找脸盆去打水。匆忙洗完后返回灶台,妈妈们还会再严格检查洗手效果,洗得不认真就要重洗。

 

这时候,最疼爱孙子孙女的奶奶们也会说“再去洗洗吧,再等等,再等等,还可热!”

 

刚出锅的菜角糖糕很烫,妈妈奶奶不让孩子马上吃而是督促大家去洗手,就是怕孩子被烫着,就是在磨蹭时间等刚出锅的美食降温。

 

菜角还好,糖糕的内部降温特别慢,外皮已经不热的时候,内里的糖浆还十分滚烫,所以年年都有小朋友烫伤自己的嘴和手。

 

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如“心急吃不了热糖糕”够劲儿和准确。


02

农家的端午节

也是新粮收仓的庆典

    

菜角和糖糕都用烫面炸制,菜角的馅一般以韭菜、鸡蛋、粉条为主,视各家土豪程度不同而原料略有添加,一般会包成大饺子状,呈半月形,时间充裕时主妇们还会包出花边。

 

糖糕里包红糖或白糖,呈圆饼形,出锅时鼓鼓囊囊像个小扁球儿。

 

炸好的菜角糖糕,面皮金黄酥脆,外焦里嫩,本身就带着新麦面的香甜,炸菜角馅料饱满而鲜香爽口,炸糖糕糖汁稠润又半融于面里,咬下去满口甜香。

 

等到家长们允许开吃时,孩子们就会抓上几个菜角、糖糕,疯跑到街上再次集合,大家互相展示自家的成品,还会互相咬上几口,品评一下谁家的糖多、谁家的馅香。

这时候往往还会有小朋友被糖糕里的热糖浆烫得呲牙咧嘴,于是大家一阵阵哄笑。

 

实际上,故乡端午节的这种习俗和仪式,除了是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外,还是这一年夏粮丰收的庆典,也是对刚刚结束高强度麦收劳动的家人们的犒赏,其中一层意义类似于贵州云南等地的“吃新节”。

 

在小麦高产区,无论大人小孩儿都知道“麦熟一晌”,这些天大家起早贪黑与天气赛跑,不敢有丝毫的耽搁,人人都非常劳累,因为一年的小麦收成就看这几天,颗粒归仓才能保证接下来的日子有面条和白馍吃。

 

一般情况下,端午节时新麦已收完,家家已经吃上了新麦面。

 

与南方“吃新节”不同,汤阴的端午节缺少集体性的歌舞祭拜,这些仪式也许历史上曾经有过,但后来逐步消逝在了汤河的汩汩水波之中。

 

汤阴的端午节,同样缺少邻里间的龙舟竞渡,因为这里没有发达的水系,只有平畴沃野,但这并不影响汤阴人对于屈原的崇敬和膜拜!

 

谁敢说在汤阴岳武穆的身上没有三闾大夫的精神和气节传承呢?


03

常常吃着粽子

还在想着家乡的糖糕菜角

    


故乡的炸菜角和炸糖糕,适合现炸热吃,不宜久放,即便是放到端午节的下午晚上,它们就已经变得软塌无状、鲜香不在,口感风味立减多半,更不宜长时间存放,不能长距离运输,也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但是粽子却有着菜角、糖糕所不具备的优势。

粽子不但可以鲜吃,还可以反复加热,能够较长时间存放,能够大规模生产,可以远距离运输,还食用方便,再加上如今物流冷链通畅快捷,所以现在的端午节,粽子横扫天下,成为全国各地端午节的扛把子主流美食。

 

虽然说粽子界也有甜咸之争的痛苦混战,但碾压我们的炸菜角糖糕却也不费吹灰之力。而故乡汤阴的端午节,现在也已经离不开粽子了。

 

然而,身在他乡,每逢端午,吃遍了各种口味的粽子后,还是想吃故乡的炸菜角和糖糕。

 

虽然看到网上已经可以下单快递河南的炸菜角炸糖糕,但总是不想尝试,一是知道收到后还要加工油炸还很麻烦,更重要的,是知道那里头没有包进去那片土地的风味和那种家庭邻里的亲情。

 

我觉得,故乡汤阴的、也是豫北地区的端午美食炸菜角糖糕,积淀了祖辈的智慧与希冀,有着深层的文化意义。

 

菜角与糖糕,一咸一甜,不但用来交替刷新味蕾,让人们在酷热难耐的夏日胃口大开,也集中了生活中最主要的两种滋味:不可或缺的咸和必须追求的甜。

 

这提醒着大家,冬种夏收的辛苦劳累和享用美食的快乐满足是一件事情的两面,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对此理解透彻之后,大家就会把劳动化作一种生命的自觉。

菜角与糖糕,一似月一似日,一阴一阳,日月交替、阴阳调和大地才能孕育万物,才会有小麦丰收和美好生活。

 

熬煎日月,终得香甜,因此敬畏天地、追慕先贤、自强不息就是蕴含在其中的道理!在《周易》诞生地的千年古县汤阴,我们对阴阳的理解应该更深刻一些才对吧。

当然,吃炸菜角和炸糖糕,还会让大家油然产生一种吞吐日月的豪气,和耕耘天地间的浩气,澎湃激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推荐阅读

河南哪儿最出状元郎? 

禹州人过端午与“法海”、孙思邈有关?



© THE END


投稿邮箱:yujimedia@163.com

商务合作:13783607123(微信同号)

区域合伙人招募:18515208527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ckorw_X6tb3XONwcn5wO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