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上的中马友谊线!马来西亚总理曾亲自试乘并点赞
2023年11月14日

丝路上的中马友谊线!马来西亚总理曾亲自试乘并点赞

“每天都乘坐地铁上下班,真是太方便了。路上不堵车,每天早上可以提前到达公司,通勤轻松了,工作质量明显提高了。”马来西亚吉隆坡市民沙菲克高兴地说。自今年4月吉隆坡地铁二号线全线通车以来,至今已安全运营100多天,使沿线200万居民融入“半小时生活圈”。

全长57.7公里的吉隆坡地铁二号线由中国交建参建,中国港湾牵头、二航局和二公局具体实施,是公司首个海外地铁项目。吉隆坡地铁二号线是吉隆坡市及周边区域轨道交通网线中南北走向“大动脉”,将1小时20分钟的车程缩短至30分钟。中国交建承建了仙都西车站、吉隆坡医院车站、克罗斯尔福渡线站及蒂蒂汪沙车站至克罗斯尔福渡线站的双线隧道工程等土建标段,以及全线轨道工程、全线四电材料的轨道运输组织和采购并移交维护车辆等内容。

项目建设过程中,中交建设者不断聚能融合、创新突破,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开拓之路,为中国地铁“走出去”积累了宝贵经验。

工艺创新

“豆腐块”里穿“地龙”

二航局施工的隧道全长2192米,下穿马来西亚皇家剧院、泰国神庙、吉隆坡医院和高架桥等重要建筑和设施。项目采用欧洲标准施工,极为严格。2017年11月,盾构机刚一始发,就遇到了难题。

“拼装好的盾构机总长135米,而始发井长仅70米,始发段又处于曲线上,盾构机始发时不能左右纠偏。”二航局盾构区间总工章金飞回忆说。

要让135米的“长龙”在狭小的空间内始发,并安全通过300米小半径曲线,这在国内地铁施工史上并无先例。项目团队通过数值模拟,以及无数次演练验证之后,最终决定采取分体始发和割线始发相结合的施工方式。“始发分两部分进行。盾构主机和前3台台车先行始发,另7台台车在工作井外,用延长管线和盾构主机连接,等前部分进入隧道,后7台台车再下井与前部连接。”项目技术负责人熊栋栋解释道。

3个月后,在项目全体人员的努力下,盾构机终于顺利始发。然而,项目团队还没来得及举杯庆祝,新的难题又出现了。

“经勘测,吉隆坡医院足球场下是一片沼泽回填成的软土层,长300米,含水率高达80%,就像‘豆腐’一样软。”章金飞说,“这类地层正好处于300米转弯半径的曲线段。盾构机从硬土里突然钻进‘豆腐’里,土体承载力突然变小,软土层可能发生喷涌,甚至塌陷。”

按照施工要求,盾构机与轴线偏差不能超过6厘米,管片错台不超过1厘米,地面沉降不超过1厘米。盾构机在曲线里掘进,必须时时纠偏,在“豆腐”里纠偏几乎不可能,更不能完全依赖管片纠偏,如纠偏量过大,容易造成管片上浮、错台、破损或破裂及地面较大沉降。如何控制盾构机掘进姿态,保证盾构机一次性快速通过“豆腐”地层,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攻克难题,团队日夜研究,一遍遍计算,一次次模拟演示,终于找到突破口。项目团队在盾构机中盾和尾盾之间增加了一节铰接,就像增加一节“关节”,保证盾构机在小半径曲线里能够连续转弯掘进。同时采用双液浆同步注浆,让土层在14秒内凝结,快速提升土层自稳性。

2019年5月的一天,盾构机即将穿入“豆腐”地层,所有人员屏住呼吸,紧紧盯着控制屏。盾构机犹如一条游龙,缓缓滑入隧道。司机熟练地调整铰接打开度,辅以管片纠偏,一点一点调整盾构姿态,同时将掘进速度由正常的每分钟3至4厘米,提升到每分钟5至6厘米。显示屏上盾构机始终在轴线上下平稳跳跃,快速前进。最终,地面沉降和管片错台全都控制在1厘米以内,盾构机与轴线偏差平均控制在4厘米以内,完全符合施工要求。

属地融合

构建利益共同体

在中交国际直营事业部资深总监马来西亚公司总经理倪庆九看来,项目顺利推进离不开属地员工的辛勤付出。“我们注重对马来西亚籍员工的培养,发挥外籍员工最大优势,为打造国际化优质工程品牌奠定基础。”

“构建利益共同体”是项目团队始终践行的文化理念。“中交品牌”从“业务国际化”向“公司国际化”升维,首先要做的就是属地的深度融合。

为了实现中马员工优势互补,二航局项目部安排中方员工按比例带领属地员工,以部门内部协调、外部协同的运行方式,全方位参与项目管理,并结合马来西亚国情和属地员工文化习俗,在营区和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休息室、祈祷室,保障薪酬待遇、升迁渠道,用有“温度”的制度管理人才。每逢中马重大传统节日,由中港建设(马来西亚)有限公司、中国交建(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和二公局紧密联营的轨道标项目部都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邀请属地员工共同参与。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推动了中马文化的深度融合。同时,项目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属地员工对项目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018年入职土建标段项目质检部的马来西亚籍华人陈康利精通中、英、马三国语言。他每天要将成百上千个工程专业术语准确地传达给业主和施工队伍,还要协助项目经理处理外协工作。为了让像陈康利一样的专业人才不断地发掘自身潜力,缩短成长周期,项目团队与他们签订了“师徒协议”,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全方位提升业务素质。“这就像是进入成长快车道。虽然项目管理很严格,但是在这里工作三个月可能等于别人工作三年。我们的工作很有效率,这都归功于各类针对性的培训,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技能和方法,解决现场问题也变得更加游刃有余。”已升任质检部经理的陈康利说。

在尊重马来西亚员工习俗的基础上,项目团队还积极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轨道标项目部属地员工纳瑟2019年加入项目团队,对此深有同感:“大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信仰,但是项目部将所有人的心都连接在了一起。”项目在关心每一位员工工作生活的同时,还在开斋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马重大传统节日时组织开展系列活动。纳瑟说:“项目部经常策划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我们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在开斋节大家也能齐聚一堂品尝马来传统美食,这让我感觉特别好。”马来西亚籍华人员工邓文宁开心地说:“我自小就喜欢中国诗词,我的师傅知道后专门从中国买了《唐诗三百首》《宋词精选》送给我,他不仅是我的领路人,更是好朋友,时刻关心我。”

在马来西亚2021年底的大洪灾中,当地居民房屋及道路受损严重。为了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项目率领员工投入数台反铲装载机和工程自卸车,对蒲种十三哩灾区的道路及建筑垃圾、淤泥等杂物进行抢修和清理,尽快恢复了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环境。

“中国企业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提高了我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在危难之际还伸出援手,感谢我的中国朋友。”属地员工塞尔瓦感动地说。

优质履约

维护中交金字招牌

吉隆坡地铁轨道标是中国交建首次以EPC总承包商身份承建的海外大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是中国交建维护在马来西亚轨道工程市场领先地位的战略性项目。

开工后的两年多时间里,项目由属地合作方牵头管理,但是由于内部管理流程冗长,存在费用超支、设计及生产进度滞后等问题。为了确保项目履约,维护中交金字招牌,项目果断转变管理模式。2018年12月,中国交建(马来西亚)有限公司、中港建设(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和二公局组成内部联营体,全面接管项目经营。通过内部联营,打造“责任、生命、利益”共同体,发挥各自管理与技术优势,最终取得了“1+1+1>3”的效果。

作为施工管理的主要负责单位,二公局组建了精英团队负责项目管理工作,通过对前期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明确了确保优质履约,首要措施就是要缩减管理流程。

“项目业主要求严格且需要填报的资料很多,填报内容还要和多个部门沟通,极易出错,内业压力还特别大。”项目属地工程师萧家宇说。

为了解决内部沟通流程冗长的问题,项目开发了智慧工地软件,所有内业资料随时随地都能在软件中根据特定模板填写,还能查看之前填报的资料,所有信息一目了然。“自从智慧工地软件上线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萧家宇说。

除此之外,项目将远程办公软件和现场工作相结合,用视频会议、远程检查等新的工作方式开展日常工作,进一步优化了时间安排,节省了沟通成本。

“BIM技术的应用也为促进生产及技术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有了BIM技术,我们在设计阶段就进行可视化模拟,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进行返工的现象,也有力保证了施工技术交底的直观化、简单化。”项目经理陈建说。

缩减管理流程的同时,项目团队的另一有效举措就是优化管理模式。“项目提前梳理各分项工程,对各分项工程进行分类并定制管理模式。”陈建介绍道。针对机械化程度高、技术专业性强的施工内容,项目一般采取自营模式,实行“架子队”管理;针对其他属地资源较为成熟与丰富的施工内容,项目采用属地分包的模式,充分发挥属地资源优势,并提前启动分包商调研和招标,确保分包商资质和能力。

地铁二号线通车当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易卜拉欣出席了通车仪式并登车试乘,为中企高质量履约频频点赞。拿着业主代建方颁发的“设计和施工五星级荣誉”“质量嘉奖”等证书,陈建掩不住自豪:“这些是我们成绩的最好见证。不仅如此,我们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为后续项目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中国交建

长按识别二维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来源: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