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13日
【新村年味:马六甲马接峇鲁新村/03】梅花绽放,红粉飞舞迎春节
马来西亚闻名国际的梅花街(Meihua Walk),就在马六甲马接峇鲁新村(Machap Baru)的第二路(Lorong 2)。自2000年种下小小梅花树后,树慢慢长大,而今已比人高,大年初二晚,360度的烟花照亮夜空,同时也照亮人们的心房,乐得在场的人儿心花怒放。梅花街诞生源自马接峇鲁新村村民傅协隆和同村友人某次到中国旅行时,看到绽放得婀娜多姿的满树梅花而心生欢喜,“为什么马来西亚没有梅花呢?”两人同声轻叹,开始盘算回来后要“种”梅花。“中国不是每处都有梅花,海南岛那么热,他们的梅花也是人造的。”傅协隆笑说,他们看的是假梅花,却也让人看得心花怒放。于是,那次旅行回来后,他们出钱出力,买来假梅花派送给第二路的邻居,并准备好小树枝和花盆,让大家在家里自行把梅花一粒一粒黏上去,放在屋前,“只要这条街每家每户做一棵,我们就拥有整条街的梅花树。”第一年实验种梅花树后,大家看了很雀跃也很喜欢,于是就延续下来。那时的梅花树长得矮小,不够壮观,于是他们上山砍树作梅花躯干。树大了,变成一枝一枝梅花树干,自此,马接峇鲁新村第二路的梅花树逐渐长大,且长满一路,除了成为友族媒体笔下的“小北京”,也吸引国际媒体的关注,马接峇鲁因而爆红。“当别人知道我们是马接峇鲁新村的人时,都投来羡慕的眼光,我们也为自己是马接人感到光荣。”傅健奇笑说。一条梅花街至少种下50棵梅花树,加上灯笼布置,开销在3万至5万令吉,视乎当年需要添购多少新饰物。2019年,村里一群年轻人加入为集资经费奋力,“除了长辈,年轻的也出钱出力,那年我们总共筹得2万令吉。”赖家濠说时眼里有光。
布置主题12生肖,今年兔子入宿笼子
那一年的年初二,马接峇鲁新村的夜空燃放360度烟花,站在梅花街的每个人,昂首望向夜空,看到一片绚丽夺目的烟花。那一年是己亥猪年,他们在梅花街造了笼子,从村里的猪农处弄来两头猪放在梅花街上,友族同胞看了也拿起手机和可爱的猪猪合影。2023癸卯兔年,笼子换上了毛茸茸的兔子,傅协隆说,“不用模型,因为现时代的孩子没看过真实的小动物。”兔子养在笼子里,孩子可以来欣赏、喂食,过后还可以领养回家。12生肖是每年的布置主题,牛年时,他们借了两只牛,鼠年放了只仓鼠。不能弄来的活动物,如虎或龙,才由模型替代。至于红炮则跟着年份逐年增加1呎,今年2023呎的红炮将在年初二傍晚七八点在马接峇鲁新村点燃,“选年初二,因为很多外嫁女回娘家,她们在外很少感受到这么浓厚的新年气氛。”近年来,邻居马接翁武柏美新村(Machap Umboo)也受到影响,开始在春节布置自己新村。外埠人来欣赏梅花街后,也嚷着春节时要在自己村子里做布置,并邀请傅协隆协助,“我很乐意分享经验,大家都是华人嘛!”长辈影响了子孙一代。现年32岁的傅健奇和34岁的赖家濠,从小看着长辈用心为新村打造年味,耳濡目染下形成使命。长大后离开新村在外工作,新年前一路上听着新年歌开车回家时心情很是愉悦,“那时是真的放下工作,我们希望其他游子也带着欢乐与期待的心情回家过年。”傅健奇曾与村民演出由百人团队自导自演的微电影《回家》,“我们希望透过这部微电影,影响更多人回家过年,多和家中老人一起吃饭。”今年,他们更找来唱片公司,创作属于自己的新年歌。 人情味浓厚,彼此守望相助
“在马六甲葡萄牙村感受圣诞气氛,在马六甲马接峇鲁新村感受春节”已成了口号。马接峇鲁是客家村,农历新年仍有客家文化习俗,像初七人日他们会用喜欢吃的七样蔬菜做擂茶,“一定要有长豆和菜心,包菜越多越好吃。”客家人称“咸茶”, 傅家做了咸茶后,会招待邻里街坊来吃。正月二十是客家人的小过年。马接峇鲁聚仙亭也供奉女娲娘娘,年二十,女娲炼石补天之日称为天穿日,客家人庆天穿日会煎年糕吃,过了这一天才算圆满庆新年。早期,家家户户都有做年糕,现在多数买现成,如今还有数十家人依旧自己篜年糕。采访当天,第二路的梅花树寥寥无几,而主角之一的“梅花林梅花许愿树”已有雏型,“村里其中一个元老刚过世,大家都在哀伤中,放缓装饰脚步,以示尊重。”这是新村的人情味,是村民的新村情意结形成的一股凝聚力。去年5月1日,村里约八十多人同时感染冠病,为尽快斩断交叉感染,村民在该村脸书主页“自首”并自发隔离,经村里的非政府组织协商后,有些村民赞助食物给较为贫困的家庭,并由百人团队负责送资源上门。百人团队是该村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口号为“百人团队,Machap人,自己人。”象征彼此守望村子,村民相助。
报道:星洲日报活力副刊特约 李秀华;部分图片:受访者提供
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
官网:
https://www.chinaculturalcentre.my
Facebook:
“China Cultural Centre in Kuala Lumpur”
公众号:
“吉隆坡中国文化中心”
Youtube:
“China Cultural Centre in Kuala Lumpur”
Tiktok:
“CCCKL”
– End –
长按识别二维码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
来源:阅读原文